
本来插坐菌写了一大堆调戏老板的话,但后来一想,会不会调戏的太狠了,大家就不敢转发朋友圈了?那咱直奔主题吧!(PS:对这样一个全心全意为用户思考的编辑,你就不想点个赞吗?)
以下标题,均来自微信公众号“万达集团(ID:guojiwanda)”。
1、【独家】在上海,印度总理与王健林谈了什么
这篇文章讲的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下简称王健林)参加了一个闭门会议,会议的内容是——既然说了闭门会议,那肯定很少有实质性内容啦!
所以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 标!题!党 !
但这个标题却相当成功,因为最大的关键词就是印度总理。一个民营企业老板与一个大国的总理交谈,不仅足够引发万达员工的自豪感,更能引发外部读者的好奇心。
总之,你基本会点一下,至于接下来你想做什么,那就不管了……
2、迄今暴露首富隐私最多的采访!“我这么多钱为何还在奋斗”
刚才随意百度了一下,这篇文章在网易的标题是:亚洲首富王健林:“在中国,远离政府太假了”(图)。高下立判吧?
窥视隐私——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人性弱点,当用户看到这俩字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想了解一下,更何况这个人还是首富王健林。
相比之下,网易的标题简直不及格——这个观点稀奇吗?和大多数读者有关系吗?而且,你都下定论了,我还看个什么劲儿啊?
3、【独家】未来5年,这才是万达乃至整个商业地产发展的好机会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万达的发展战略,但从这个点切入的话,很多人是不感兴趣的。所以它的标题将概念放大到未来5年的商业地产,这可就是很多人关心的地方了——我想买房,但是拿不准行市,看看业内人士怎么说。
而且,这个标题还有个违背普遍认知的地方,大家普遍认同过去几年是房产发展的黄金期,但它却说未来5年才是——究竟为啥?你想不想看看?
4、【独家】王健林坦言只管8件事:靠自己能力去管人永远管不好,那靠什么
这是一篇讲企业管理的文章,标题还是一如既往的希望引起大家的好奇心——只管8件事,哪8件?靠自己管不好人,那靠什么?都是大家容易好奇的。这对领导层还是很有借鉴性的。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数字,如果有精确数字,最好在标题里体现,而且最好用阿拉伯数字。这会显得更精确,也会引起读者注意。只管八件事和只管8件事,是不是后面的更容易被发现?
5、【独家】万达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有关10年后万达与中国经济的模样
这篇文章说的是万达的4次转型,而标题凸显的是万达第4次转型——2014年到2020年的计划。它把万达的规划,放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这个宏大话题下,这会吸引关注中国经济走向的人群来阅读。
而且,你也发现了吧,它又一次利用了大家的好奇心——重要决定是啥啊!?真是乐此不疲啊……
6、【独家】前几天,有个台湾大学生把王健林给问住了
唉,不想分析了……又是利用好奇心。而且它还制造了一个冲突——大学生把问住王健林了。潍坊建站,慧中推荐。
7、【独家】王健林台大演讲首度揭秘创业遇到的最大困难!他靠什么跨过三大坎?
我们看这几个关键词——首度、揭秘、创业、靠什么、三个大坎儿。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构成。
首度——说明稀缺,你以前没看到过噢。
揭秘——这个东西你不知道噢,来涨涨知识呗?
创业——哎妈呀,这是现在最火的事儿了吧,总理都去3W了。
靠什么——说明有干货,可借鉴。
三个坎儿——哪三个坎儿?想知道不?点进来看看?
8、【独家】谁没挣过钱,可是为何他们能成为最有钱的人?
不得不说,这篇文章设置的挺巧妙的。这里面分为5部分,分别是:
1)王健林和李东生的对话引出挣钱这个话题
2)李嘉诚的挣钱之道
3)柳传志的财富观
4)王健林捐款做善事
5)总结
从这里面我们能看出什么呢——老板有东西要发了,但是略显单薄怎么办?把他说的主题搜一搜,看看别的大佬怎么说,咱拼一个不就好了嘛。内容充实了吧?
而且,其他大佬的名头还能给这篇文章加分呢,对吧!青岛建站,慧中推荐。
9、【王牌】王健林支招中小企业:现在,你最重要的不是研究制度或文化这些东西
这篇文章是对中小企业变革的建议,但说实话,这个话题真的被嚼烂了,各种转型、变革、创新,插坐菌都看吐了。
所以它选了一个点——不要研究制度、文化,这是很多人都深受其害的。有小伙伴就和插坐菌抱怨,他们公司每天早上要听着小苹果跳广场舞!你想想,这样的员工或者管理者看到这个标题,能没有共鸣吗?
10、【独家】首度曝光!万达电商到底在“密谋”什么
还是引发好奇心——首度、曝光、密谋。
上面这3个关键词就不多说啦,说说【独家】这个表述吧,它突出的是一种稀缺性,它转到朋友圈里面,是很抓眼球的,做原创内容的时候可以借鉴。
11、【重磅】万达电商对自己“痛下狠手”9个月之后
这篇文章说的是万达O2O的相关事情,被小编描述成了“痛下杀手”,这调性瞬间就从商业、格局、战略,变成轻松娱乐范儿了。
12、真没想到!万达的秘密就这样被几个横幅“出卖了”
这篇文章是说万达广场要开业了,但是你这种宣传跟大家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他们选择了这样几条横幅——“宁愿累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掉皮掉肉也绝不掉队,誓保6月5日精彩开业”,然后用揭秘的方式宣布了这一消息。
额……看到这个文章,插坐菌真想给万达的主编跪了——这您都想得出来,人才啊!
13:【独家】今日,万达商业在香港毫无保留地拿出了压箱底的“赚钱秘笈”
大哥!业绩发布会就发布会,你非要说什么“赚钱秘籍”,这样真的合适吗……
14、【独家】美国时间3月23日,奥巴马会见了王健林!他们谈了些什么
看,第一个标题的升级版。只不过这次变成了奥巴马,人物更重磅。
15、【独家】奥巴马单独会见王健林的花絮和猛料来了!王健林美国之行为何受热捧?
这是上一个文章之后追的内容,同样的话题如何消费第二次?大家有经验了吧?爆料背后的原因、揭秘成功的秘籍。要是还想再炒一次,咱还可以搞一个——那些年,奥巴马接见过的大佬,搞个横比,还是会有人点。
16:谈起王健林,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提到了这两点
你能想象吗?这篇出自中国企业家的文章,原标题是《王的盛宴》。让插坐菌黑线两分钟吧,怎么会起这样不知所云一个名字呢?
在微信朋友圈里,起标题有一条铁律,那就是:不 装 逼 !看看万达发的这个标题,多么简单直白接地气!
17、【重磅】昨晚,福布斯发布了一个有关王健林的好消息!
唉,不就是亚洲首富嘛。但人家就不在标题里告诉你,想知道是啥消息?点进来瞅瞅?
18:【独家】这是一个特别的红包!今天,你终于和王健林一起出书了
.
这是2月28号发的内容,当时红包正火。提一句红包,吸引你的眼球,然后引发读者的疑问——我怎么和王健林一起出书啊?
点进去一看,哦,原来是我给万达官微的评论可能会加到书里啊……万达小编,你骗银……
19:【视界】揭秘工作中的王健林!他的一天如何过?
这个标题来自于文章配的视频的一个片段,文章主题却是王健林的个人宣传。但是……能把读者吸引进来就是一个阶段性胜利,不是吗?
PS:为了怕读者难找,编辑还特意注明,可以从第21分30秒开始观看。这都是阅读体验啊!
20:【重磅】2004-2015,王健林推荐员工读这12本书
这个选题,是插坐菌极力推荐的!为啥呢?因为它具有参考价值,而且可以转化成简单的行动——上当当、上京东、上亚马逊……把这12本书都买了。这是十分重要的,读者不喜欢复杂的事情。
你可以想一下,那些英文教材的名字——《15天突破雅思口语》、《30秒破解托福听力》、《不用背单词,也能学英语》,为什么他们都这么起名字?因为让你感觉行动起来很容易,不费劲。
你要是说《300天突破雅思口语》、《5个月突破托福听力》,时间战线一长,是不是瞬间就畏难了?
所以你设定一些看起来有意义、而且容易操作的选项,会特别吸引读者。就比如我们今天的文章,后面加了一个“收藏”。很多读者一看,恩,有用!然后不看就收藏了,虽然收藏也可能不看了,但插坐菌的KPI不就又完成了一部分嘛?
但同时,插坐菌认为,以上标题也不全是完美无缺,至少还有讨论空间,比如所以问句的标题都没有加问号,这样真的是最好的吗?
高密建站,慧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