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吃货,插坐菌会关注很多跟美食相关的号。不过真的能一直留在心里,舍不得取关的,就是那些有独特服务的,能让我获得非常好的用户体验的……、
这篇文章就来推荐几个哈,一起跟我来看吧。
一、简化用户下单步骤
就像孙冠男老师说的:微信以后的趋势一定是鼓励商家,让每个饭店、图书馆、咖啡厅,能够提供方圆5公里、10公里的客户管理、营销以及硬件设备的连通(比如说WIFI、摇一摇),这些都是微信比较关注的,它希望可以把已有的商业模式搬到线上,这个总结成一个词就是互联网+。
那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案例呢?
《爱鲜蜂》
《爱鲜蜂》是插坐菌用过的一个本地生鲜平台公众号,通过爱鲜蜂公众号就可以直接下单买水果、饮料、零食。高密做淘宝,慧中推荐。
相对于app来说,微信公众号只要一键就可以关注下单,又省流量又省时间,对于插坐菌这种懒到极点的吃货真是一个大福音啊。
同理,对于商家来说,公众号上获取用户的成本相对于app也会稍低一些。做餐饮的同行们可以借鉴下哈。
《美味不用等》
《美味不用等》也是插坐菌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一个公众号,它吸引人的点在哪呢?在合作餐厅下单之后,只要关注扫描了排队二维码,你就可以安心逛商场啦!
因为只要排在你前面的人数少于5个人,它会立马推送消息给你,为了怕错过叫号憋尿的日子终于远去啦(窃笑的插坐菌)!
偷偷告诉你,通过《美味不用等》公众号还可以搜索附近餐厅,实时获取排队情况。这样的公众号,你舍得取关吗?
二、强化社交属性
大家都知道微信是一个社交工具,那么能不能利用微信的社交属性把公众号玩起来呢?答案是:可以的。
我们先来看拥有150万订阅用户的《很久以前只是家串店》是怎么做的。
《很久以前只是家串店》
先说一个会员裂变的例子:这是北京五环以外,天通苑店开业给会员发的酒炮券。
因为新店有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所有会员都去。所以他们采用《六度空间》原理:你去不了,可以赠送给天通苑附近的人。如果你不认识那的人,可以送给你朋友圈里有可能认识的人,继续传递。因为他们会给传递者设置一个大奖:一台iPhone6。
那么下面重点来了
☟
你去过这家店,知道它的调性。你脑海里一定会过滤:赠送什么好友更适合呢?这就变成了客户在帮你寻找目标客户。高密做优化,慧中推荐。
据统计,这次活动的到店转化率竟然高达10%。8000多人传递,800多人到店,假设每桌消费200元,800X200=160000元。成本仅仅是一个iPhone6(酒炮是百威公司赠送的)。
这都不算什么,这家烤串店抓住了每次微信新功能运用。比如摇一摇刚出来的时候,他们的抽奖方式就是摇一摇。比起那些拿红箱子傻呵呵抽乒乓球的,是不是逼格高多了?
那么下面重点又来了
☟
重点是摇完以后客人之间会相互加好友,该约的就约去了,大大增加了本次撸串的价值。下次还想来摇一摇……
当微信出面对面建群的时候,这家烤串店的店长,在店里组织客户面对面建群:抢红包、男女拼桌、脱光……大大增加了烤串的社交属性。
《干将路左拐》
这是个有意思的公众号,插坐菌也是通过朋友推荐才开始关注。他们说自己是个爱折腾的美食休闲社群,把自家公众号变成社群成员展示个人风格和文艺情怀的舞台。
公众号菜单栏设置丰富,以3个主菜单、12个子菜单囊括有关干将路左拐美食产品介绍、购买龙虾、原创电影、发布会、社群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与功能。
通过美食认识一群有意思的人,把他们链接起来,让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美食故事,不是很棒?
三、推送优质科普类文章
等等,老师不是说下个风口不是原创文章,而是服务吗?但是以插坐菌愚见,如果是推送优质的科普类、干货类的文章,让大家从中学到知识,其实也是在提供服务啊。比如插坐菌每天发的各种小教程(脸红^-^)
《美食菜谱小羽私厨》
插坐菌知道这个号是因为一篇刷爆朋友圈的科普文章《芝士片这种鬼,你竟然还当成宝在吃?(黄油、淡奶油、芝士、奶酪,到底谁和谁是一家,我来彻底普及下) 》。作者在文章里科普了奶酪和再制奶酪的区别,而且文章里用到的例子都是超市里能买到的食物,非常实用又不乏趣味性。最棒的是,最后还给出食物的搭配方法,真是干货满满啊!
其实,如果在这样的文章里,放几个自家的产品广告,大家绝对会买单哒。冲着你的诚意,我先来10块钱的……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最后是200万,点赞有1万多!
高密建站,慧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