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计,品质为生
以专业人,做专业事

媒体: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媒体: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新媒体都号称决不收车马费,但是实际上却变相收取费用,干着“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的事呢?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我的故事吧。很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新媒体都号称决不收车马费,但是实际上却变相收取费用,干着“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的事呢?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我的故事吧。很多人都知道我的老东家号称“创投第一媒体”,而且对外声称“坚决不收车马费”。然而,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潍坊建站,慧中推荐。

进老东家之前,我从来没有干过媒体,我的大部分同事经历也都跟我差不多:大学或者研究生刚毕业(其中不乏很多海归),工作经验不到2年,没什么媒体背景。我们这些社会新人类奔着这家公司在创投圈的影响力和情怀选择了加入,虽然薪水非常微薄:我前一份在上海的工作月薪税前8000,而这份在北京的工作月薪却只有税前6500,但我还是毅然决然选择降薪加入。

一开始,我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工作,拼命见创业者、拼命想把文章写好,像海绵一样吸取我能从这个平台获取的一切知识,因为我周围有一群有梦想有情怀还特别努力的小伙伴每天激励着我。而且,每当参加发布会有公关给我塞车马费时,我都坚决不收。

但是,北漂的艰苦很快开始侵蚀我的动力和决心。过了3个月试用期后,我的工资并没有像之前承诺过的上涨,领导还用各种理由把我涨工资的申请搪塞过去。在北京呆过的人都知道,中关村附近租房的成本是非常可观的,几个月下来,我几乎没有存下什么钱,而我的工资也一直不涨,这让我非常沮丧。就在这时候,一些公司的公关坚持让我收下他们给的“红包”、京东卡或者礼品,于是,我动摇了……

 

(天哪!我怎么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婊子?!)青岛建站,慧中推荐。

在老东家工作的半年,我从一个立着“不收车马费”贞节牌坊的有志青年“堕落”成了一个收车马费的“婊子”。但是,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底线的“婊子”,因为如果有些公司真的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哪怕他们给的车马费再多,我也不会帮他们写软文。如果遇到我觉得特别好的公司或者干货,就算一分钱拿不到我也会把文章发出来(当然,后来这些公司很多都给我打赏了,下面会提到车马费和打赏的区别)。另外,不管有没有钱,我写的文章向来都是很“硬”的,不会因为给钱就帮别人说好话,这样的事我干不来。

现在说一说车马费和打赏有什么不同:

车马费:车马费一般是提前收的,收了以后写不写文章无所谓。之所以叫车马费,是因为媒体人参加公司的发布会或者采访公司人员需要亲自出马,所以公司会准备几百甚至上千的费用作为媒体人的所谓“路费”。对于公司来说,车马费的问题在于给出去之后不一定会有宣传文章出现。对于媒体人来说,车马费的问题在于你收了之后如果决定写文章,公司那边会要求改动你的文章到他们满意之后才能发出,毕竟“拿人家的手短”嘛。

打赏:打赏和车马费最大的不同就是文章发出之后才收钱,而且钱不一定来自你写的公司。对于媒体人来说,车马费可以给予媒体人掌握文章内容的控制权。不过,目前打赏只常见于很多自媒体,并没有在媒体圈形成主流,至于未来会不会成为适用于媒体的商业模式,这有待考证。

 

(忘记不光彩的过去,抬头重新做人,我不要当婊子,我要当女王!)

我一直认为一些媒体平台让媒体人坚决不收车马费的规定是没有可持续性并且反人性的,尤其是在媒体这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只有几千块的情况下,你如何能让一个可能连房子都租不起的人抵住金钱的诱惑呢?所以,要么高薪养廉,要么想出一个合理收费的办法,否则所谓的“坚决不收车马费”都是扯淡!

再拿我的老东家说说事儿吧,虽然说不收车马费,但是办公室里常年堆着各种公司送的礼品(有些甚至价值不菲),而且还有专人负责收集被采访公司送给我们的京东卡用来买办公用品和零食。另外,如果一家公司选择用我老东家的孵化器、股权众筹或者FA服务,那么我们必须优先采访他们并出稿,哪怕他们的项目非常烂。最近一家巨头入股老东家之后,我听说任何跟这家巨头或者巨头竞争对手有关的文章都必须经过巨头那边PR的修改。说白了,这不就是变相收费吗?说着采访绝对不收车马费,但是用他的服务或者给他投资就可以优先采访出稿,这和收钱有什么两样?因为工资一直很低而且写文章的自由度越来越少,我和好几个小伙伴最终都选择了离开老东家,离开了那个留下我们许多希望与失望的地方……

高密建站,慧中推荐。

慧中网络,网站建设,淘宝装修,微信公众号建设